步行街区域的表演场有看苗族歌舞表演,时长约30分钟。你也可以参观西江苗族博物馆、鼓藏头(苗王的屋子,屋内供着圣物铜鼓)。或者沿着白水河走走,看看河上有屋檐遮风挡雨的风雨桥,矮矮窄窄用木头平铺的栈桥。
走到寨子的尽头是一片田园风光,即使旺季也很少有人来这一块。过河有去观景台的电瓶车站点,走去观景台吧,路并不长,一路上有几个点眺望风景的视野也是不错的。到达观景台,等候夜幕降临,西江的大戏才刚刚开始。千百盏灯火从木质吊脚楼的屋檐下亮起,星星点点,勾勒出整个苗寨的轮廓,是一个牛头的形状,很难想象一座大山里的寨子,有如此灯火通明的景象。清晨再次来到观景台,薄雾笼罩着苗寨,第一缕阳光将木头房子渡成金色,炊烟袅袅升起,新的一天又开始了。
在苗寨经常能看见发髻盘在头顶,髻上插着大花的苗女。光看不过瘾,自个也可以租几套苗服扮一回苗女,租苗服不贵,而且特别好看,很受姑娘们的欢迎。
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成熟,食宿不愁。吃,最出名的是长桌宴,寨中的饭店到处都会有人问你要不要吃长桌宴,几十元一人,把桌子拼得长些,就算长桌宴了,权当是体验一把。真正的长桌宴是露天的,数十张桌子连得老长老长,从头都不一定见得到尾,在重要节日和重要旅行团来访时,会摆正宗的长桌宴,遇上千万不要错过。黔东南的口味偏酸,苗寨特色美食有酸汤鱼、酸菜、腊肉等。
住宿离主要街道远的会比较便宜,卫生条件也可以。不过寨里的住宿多半是木头房子,隔音效果不是很好。
【黔东南肇兴侗寨】
类 型:民俗村古镇古村
等 级: AAAA
游玩时间: 建议1-2天
电 话: 0855-6130720
开放时间:全天开放
地址: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村
1、晚上19:30左右,在义团鼓楼旁的古戏台会有侗族风情表演,门票50元,如果是学生可适当通融到30元。
2、停车场边有一块木制肇兴旅游地图,如果有住宿餐饮方面的疑问可直接询问停车场对面的游客服务中心,身着民族服装的侗族美美会耐心为你解答。
3、肇兴有邮政银行ATM,要根据旅行计划准备好现金。但万一没有现金,可以到寨子里的农村合作信用社取现,支持四大银行的银行卡。
4、景区的大门在归玛,车辆只能停在离侗寨3公里远的大型停车场,买好门票,换乘景区电瓶车到寨门(单程车票10元),再乘景区免费车到侗寨中心位置(如果没有行李,可不坐车,沿侗寨主街走不远)。
【凯里肇兴侗寨】黎平县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,素有“侗乡第一寨”之美誉。肇兴原名“肇洞”,是一个东西向的狭长谷地,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,河面跨有有六座风雨桥,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、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。通道两侧有栏杆,形如游廊。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,鳞次栉比,错落有致,全部用杉木建造,硬山顶覆小青瓦,古朴实用。
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,一个寨子就有五座鼓楼,分布在寨中五团,依次为“仁团鼓楼”、“义团鼓楼”、“礼团鼓楼”、“智团鼓楼”、“信团鼓楼”,因而被称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。鼓楼是侗寨的标志,从外观看像一座宝塔,气势雄伟,还没进入村寨就很醒目。鼓楼上一般都挂有一支鼓。过去,当寨子遇到外敌入侵,失火或议事之时,便登楼击鼓,召集寨民,鼓楼因此得名。鼓楼是寨里集会议事、订立款约、处理问题的会场,也是寨里群众工余饭后休息活动场所。每逢春节、农历6月6日天贶节和8月15日芦笙节等盛大的节日活动都在鼓楼举行。
仁团鼓楼是寨子中最矮的鼓楼,鼓楼旁就是风雨桥,后面就是戏台,是肇兴唯一的鼓楼、戏台和风雨桥都能展现在同一平台的地方。义团鼓楼的后面就是戏台,戏台前面就是一座大平台。这个平台是肇兴最大的一块空地,所以很多侗歌的演出都会在这里进行。礼团鼓楼的后面有一个萨岁坛,爬上萨岁坛旁边的晒谷地,你会看到另一个角度的鼓楼,智团鼓楼是肇兴唯一的歇山式鼓楼,智团鼓楼沿着河流往下游走就是信团鼓楼,信团鼓楼离主街最近,也是肇兴最高的一栋鼓楼。
整个寨子能看到全景的制高点是肇兴中学观景点,在这里能清晰看到整个肇兴侗寨的全貌。另一处是猛猫花桥下游新建的第六座风雨桥对面的小山坡,在那里也能看到肇兴的全景。晚上可以看看肇兴的大歌演出,更好得感受一下侗族风情。
肇兴现在经过开发,各种服务设施已经很完善,吃饭和住宿都不用担心,但是建议在旅游旺季最好还是提前预定较好。从义团鼓楼旁边的水泥桥开始一直到仁团鼓楼这一段,是肇兴的重点保护地带,也是最漂亮的一段吊脚楼景观,而这里也是肇兴购物最集中的地方。
在肇兴,最大的活动就是看寨。首先从下游猛猫花桥往右上山,走到肇兴中学的篮球场,这里能够清晰看到整个寨子的全貌。
沿着猛猫花桥继续顺河流下游走,穿过风雨桥走到对面的小山坡,这里能看到全寨一个有景深的全景图。接着再溯游而上,路过礼团风雨桥再往前走200米,经过一条水泥桥,在这里有一条小路上山,往山上走200米,就能看到全寨的上半部分。
继续溯游而上,穿过仁团花桥,遇到第一个鼓楼——仁团鼓楼,然后顺流而下,就可以看到义团鼓楼,过义团花桥到河对岸,走数百米在礼团花桥附近可以看到礼团鼓楼,再沿河而下,依次是智团鼓楼和信团鼓楼。这样一圈,差不多把整个寨子完整地游览一遍。
【最后的枪手部落-岜沙苗寨】
类 型:民俗村古镇古村
等 级: AAAA
游玩时间: 建议1-2天
电 话: 0855-6130720
开放时间:全天开放
地址: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
岜沙苗寨在山上,自然景观漂亮。大山云雾缭绕。
特色一个是带枪,一个是树葬。
80元门票,有固定表演。和他们合影,要10元小费,放一枪:20元。
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生活,衣服自己织,自己染,种大米自己吃。
岜沙(当地人称bia sha)苗寨位于贵州从江县面向都柳江一侧海拔550米的山坡上,全寨有300余户人家。因地处偏远,至今仍保留了古老而原始的生活方式。寨内木楼古朴简单;四周密林环绕,环境幽雅;村民全系苗族,衣着方式原始,发势奇特,被称为:秦时发式汉时装。
岜沙苗寨依山而建,层层叠叠,置身其中往往难辨方向。房屋皆为古老的吊脚楼